品茶的競技場(下):面面俱到的評比

1. 外觀 (Appearance - 通常佔比不高,約 10-15%)
條索/形狀 (Shape/Form): 是否符合該茶類的典型特徵,例如龍井的扁平挺直、烏龍茶的條索緊結或球形圓潤。
扣分點: 鬆散、粗老、斷碎、夾雜異物等。
色澤 (Color): 茶葉的乾茶色澤是否均勻、光澤度如何,是否反映了茶葉的種類和製作工藝。
扣分點: 色澤雜亂、暗淡無光、出現不正常的斑點等。
淨度 (Cleanliness): 是否不含非茶葉的夾雜物,例如茶梗過多、老葉、粉末等。
扣分點: 雜質明顯。
2. 香氣 (Aroma - 通常佔比 20-30%)
香氣的純度 (Purity of Aroma): 是否清純、沒有異味或雜味。
扣分點: 霉味、煙味、焦味、青澀味、或其他不悅的雜味。
香氣的類型和強度 (Type and Intensity of Aroma): 是否符合該茶類的典型香氣特徵,香氣是否濃郁持久。
扣分點: 香氣弱淡、香氣不正。
香氣的層次感 (Complexity of Aroma): 是否有多層次的香氣變化,例如初聞、細聞、杯底香等。
(雖然不直接加分,但豐富的層次感是高品質的體現,沒有層次則顯得單調)
3. 滋味 (Taste/Flavor - 通常佔比 40-50%,是最重要的環節)
滋味的純淨度 (Purity of Flavor): 茶湯入口是否乾淨,沒有異味。
扣分點: 異味、馊味等。
滋味的濃度和醇厚度 (Strength and Mellowness of Flavor): 茶湯的濃度是否足夠,口感是否醇厚飽滿。
扣分點: 淡薄如水。
滋味的協調性 (Harmony of Flavor): 口感中各個味道(甜、苦、澀、酸等)是否平衡協調。
扣分點: 苦澀味過重且持久、酸味明顯不悅等。
回甘 (Aftertaste): 茶湯咽下後,口中是否能感受到甘甜的回味,回甘是否持久。
(優質茶的回甘是重要的加分點,但競賽中若無明顯回甘則可能被視為不夠完美)
生津 (Salivation): 是否能刺激口腔分泌唾液,帶來清爽的感覺。
(類似回甘,是高品質的體現)
4. 葉底 (Infused Leaves/Brewed Leaves - 通常佔比 15-20%)
葉底的展開度 (Degree of Unfolding): 葉片是否舒展開來,可以看出茶葉的完整性。
扣分點: 葉片破碎嚴重、未展開。
葉底的色澤 (Color of Infused Leaves): 葉底的顏色是否均勻、明亮,是否符合該茶類的特徵。
扣分點: 顏色雜亂、暗沉、出現不正常的顏色。
葉底的柔軟度和活性 (Tenderness and Activity of Infused Leaves): 葉底是否柔軟有彈性,可以看出茶葉的嫩度和新鮮度。
扣分點: 葉底粗硬、焦硬。
總結來說,評審會針對以上各個方面進行細緻的評估,任何一個環節出現明顯的缺陷都會導致扣分。一款競賽級別的茶葉,需要在各個方面都表現出色,盡可能地避免任何會被扣分的點。




